俗话说,宁可做一条安分守己的狗,也不愿成为乱世中的亡命之徒。在动荡的时代,人命如草芥,充满不确定性的日子稍纵即逝。人们不仅面临着饥寒交迫的威胁,更是成为了一些软弱无能之辈杀戮的对象。这些暴徒如同牛鬼蛇神专业股票配资与投资服务,专门以玩弄人生为乐趣,甚至有的还将无辜百姓当作士兵的军粮,随意进行残忍的屠杀。
当黄巢起义展开时,整个天下陷入一片混乱之中,昔日的强盛大唐王朝岌岌可危,根本无法掌控四海。各种心怀不轨的角色纷纷盯上了这个机会,蠢蠢欲动,想要在这场混乱之中争取一席之地,建立自己的霸主地位。秦宗权便是其中之一,他如同黑暗中潜伏的狼,伺机而动。
在唐僖宗匆忙逃离后,秦宗权灵敏地抓住这个良机,竟然将蔡州刺史杀掉,趁机独揽蔡州的权力,肆意妄为。他因抵御黄巢军的努力而被封为蔡州的节度使,指挥那里驻扎的奉国军,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!
然而,黄巢军在不久后遭到沙陀将领李克用的猛烈攻击,实力大大削弱,众多南逃的黄巢军队开始聚集在蔡州附近。见此情势,秦宗权决定放弃抵抗,索性投向黄巢一方,甚至成为了黄巢军的将领之一,逐渐赢得了黄巢的宠信和重用。
展开剩余66%可惜这段合作的美好时光并没有持续太久。就在秦宗权投降的第二年,黄巢军便被李克用的沙陀军彻底歼灭,连黄巢本人也在野狼谷陨落。而此时的秦宗权迅速整合黄巢的旧部,实力倍增,与他膨胀的野心相对应,不久后便在蔡州自立为帝,扬名立万。
那时候的李唐王朝的根基早已腐烂,掌握军权的大佬们纷纷各自为政,竟然对此视而不见,任由秦宗权在暗中增强自己的力量。慢慢地,陕州、洛州、许州、郑州等二十多个州都被他吞并,广袤的中原腹地逐渐落入他的掌控之中。
纵观历史,“得中原者得天下”的说法不无道理。虽然秦宗权获得如此重要的战略区域,但他为何未能如朱温、李存勖和石敬瑭等人般建立自己的大业呢?原因在于他所推行的政策与历史中的侵略者大相径庭,是一种极端的“三光政策”,对手下的士兵毫无约束,烧杀抢掠,横行霸道。一旦百姓听闻秦宗权军队的逼近,纷纷如鸟兽般逃散,四处逃避。
曾有部将向秦宗权反映:“如今军中缺乏粮草,无法开展攻击。”对此,秦宗权毫不在意,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:“没有关系,只要我们带够盐,百姓自会给我们提供食物!”这样的傲慢无知在他的心中形成了一种不切实际的自信。
在秦宗权大军冲过的地方,留下的却是满目疮痍的惨状。《旧唐书》中描述了那段黑暗的时期:“西至关内,东极青齐,南出江淮,北至卫滑,鱼烂鸟散,人烟断绝,荆榛蔽野。”这样的行径如何能够实现长久的安定?最终,秦宗权在朱温的反攻下被击败,并被捕获送往唐昭宗面前当作战功的象征。唐昭宗对此人充满了仇恨,最终决定斩杀他以示众。而令人意外的,秦宗权在刑场上依然试图辩解,声称自己忠于李唐,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为国效力,这一幕极大地引起了围观百姓的讨论,成为了当时长安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!
发布于:天津市海通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